在写这篇文章之前,本人先郑重申明两点:一是本人不是哪家车厂派来的黑粉,所有观点都是本人深度思考的结果,理性客观,实事求是。观点比较犀利,这可能与本人长期从事企业战略咨询工作有关(多年国内头部战略咨询公司工作经历)。二是没有借助所谓AI,每一个字都是用心思考过的,字斟句酌的。
一、小米汽车大卖,靠的是什么?这几年,小米汽车推一部,火一部,靠的是什么?
在本人看来,第一原因是因为粉丝经济。众所周知,从2010年小米成立至今,经过15年的发展,企业负责人雷军已经在全网(包括新浪微博/抖音等平台)积累了几个亿的粉丝,庞大的粉丝基数,才是成就小米汽车推一部火一部的主要原因。
这些粉丝大部分都是年轻消费群体,他们青春洋溢,冲动消费。据我所知,很多粉丝把雷军当作了顶礼膜拜的偶像,他们愿意为了雷军肝脑涂地,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。
不信你试试看,你在自媒体平台上个人发布任何对小米负面的但客观的评价,一众粉丝都上来撕咬你。这就是粉丝经济的厉害之处,根本不用主子动口,就有一众哈巴狗跑出来攻击你。
正是因为几千万量级的小米和雷军的铁粉支持,所以小米无论推出什么产品,自然不愁销量,哪怕小米汽车的质量并不好。想想看,几个亿的粉丝,就是千分之一的粉丝掏腰包买,小米汽车的销量也是很可观的。
展开剩余80%换句话说,小米汽车推一部火一部,核心原因是因为雷军10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和营销能力。营销能力才是造就小米汽车火爆的第一原因。经过15年的发展,雷军太了解年轻的粉丝想要什么了。至于小米汽车的科技实力/制造能力/质量水平到底怎么样呢?没有人去追究。
第二,小米汽车推一部火一部,与站在巨人肩膀上有关。SU7抄袭保时捷,YU7抄袭法拉利,这不是秘密。保时捷和法拉利都是年轻人的梦想神车。模仿这些已经被市场检验并成功的品牌车型,加上以一个无法抗拒的低价格,打造山寨版的保时捷和法拉利,强行堆一堆眼花缭乱的软硬件配置,自然容易得到年轻粉丝的青睐和选择。
二、雷军其人,企业家形象魅力到底有多重要?小米汽车目前比较成功,跟创始人雷军密切相关。因为他是一个几亿粉丝的超级网红,一呼百应。很多小女孩小男孩把雷军当偶像,崇拜的五体投地。只要小米敢造,他们就敢买,毫不犹豫。
但是小年轻思想还比较浅薄,往往只看到皮毛和表面,看不到深层次的本质东西。雷军真的就是他们眼中的神吗?未必。
本人看过雷军无数次公开场合的演讲和采访,结合网上的一些舆论,对雷军的形象有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认知,具体如下。
雷军并不是一个真诚的企业家。他号称做中国的国民企业,类似韩国的三星,日本的索尼,但是他的性格/胸怀和格局决定了不可能。他来自小地方,湖北农村,身上有一种草根气息,眼界和胸怀都有局限。你看他的公开讲话,缺少董明珠/任正非/刘强东那种真正的共赢利他的价值观。就他这种市值万亿的企业家来说,他更像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。
另外他的性格是典型的湖北人性格,柔中带钢,整体偏内向温柔,十分精明强悍,小聪明非常多,追求极致完美主义,但相对而言,个人魅力就少了,不够个性鲜明。人们其实更喜欢有棱角有个性的企业家。
第三,他境界不够高,不够大气。你看他每次新品发布会,今天拿小米手机跟苹果手机横向对比,明天拿小米汽车和保时捷/特斯拉横向对比,这是一种明显的小器行为。人家苹果发展多少年了?保时捷可以称得上是你的祖师爷了,你有什么资格指名道姓的跟人家比?有一点恬不知耻了,没什么敬畏之心。
我看了无数次汽车和手机新品发布会,除了小米指名道姓的跟苹果比,跟保时捷比,没有第二家企业这样指名道姓的跟这些世界伟大品牌对比的。
雷军解释说,小米和这些伟大品牌对比,其实是彰显小米的雄心。这个解释太虚伪了。如果真是那样,在发布会上你应该这么说,小米汽车和保时捷相比,还有那些差距,而不是比保时捷还做得好。
事实上,就单一功能上说,做的比保时捷好其实从技术手段上说并不难实现。大家同意吗?要比就要全面客观的对比,而不是只挑比对方做的好的部分。
三、如何客观正确理解汽车行业?小米的粉丝经济,在我看来,不适用于汽车产品。
首先,汽车和手机有天壤之别。虽然都是高科技产品,但是有很大差异。手机价位低,最多几千元,汽车几十万,最起码一二十万,完全不在一个价位段。手机用两三年三四年就得更换,汽车可能用更长时间。手机对人的生命健康影响不大,但汽车关乎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。因此汽车不是手机,不能沿用做手机的逻辑来强推汽车。
雷军继续用做手机的逻辑来做汽车,值得斟酌。经验可以借用,粉丝也可以挪用,品牌也可以借用,但很多方面还是需要调整。
第一,汽车是一个跟生命安全有关的产品,更需要科技创新来支持,更需要产品力来说话,而不仅仅靠虚头八脑的粉丝经济。粉丝经济是感性的,汽车产品是理性的。利用粉丝经济从粉丝那里割韭菜,但是你的产品是否真正做到绝对安全,真正为粉丝的生命安全负责?是否有真正的敬畏之心?这些都是要给小米汽车打上一个问号的。
放眼全球,也没有任何第二家汽车企业的老板是网红的。不是说不可以做网红,但是网红往后靠一靠,先解决产品的硬实力问题,做到极致安全可靠。粉丝经济对于汽车行业只能是锦上添花,而不是喧宾夺主。
其二,汽车是一个需要历史沉淀的行业。小米进入汽车行业,很快就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,推一部火一部。就像前面说的,其实靠的是粉丝经济,我相信雷军也心知肚明。并不是靠的硬核科技和产品力。
哪一个伟大汽车品牌不是几十年上百年的技术沉淀?如丰田,大众,奔驰宝马等。哪一个新能源车企不是经过十几年的摸索才小有成就?如比亚迪,吉利等。小米,一个做手机的,没有任何汽车行业背景,那么短的时间做一款车,而且大卖,你信吗?
我始终相信,该走的路,一步都不能少。小米汽车虽然看上去很繁荣,但是他是一个没有什么沉淀的车企,还有很多功课需要补上,雷军千万不要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。
四、小米汽车,是虚假繁荣还是长期可持续?小米汽车目前小有所成,是粉丝经济带来的,但这是不可持续的,是短期的虚假繁荣。跟比亚迪,吉利等新能源车企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
小米如果长期繁荣,必须要淡化雷军的影响,淡化粉丝经济,推掉各种抛头露面,保持谦卑敬畏的心,沉下心来发展硬核技术。不要天真的认为,小米汽车这么好卖,原来造车也不难啊。没有时间的沉淀,怎么可能有好的汽车产品?
五、对消费者的真心箴言理性买车,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。而不是被周围人的感性欢呼所裹挟,稀里糊涂的买了小米的车。汽车不是手机,关乎你的生命安全,一定要慎重。
一个发展还不到5年的车企,指望它能有好的汽车产品?很难。没有一家车企不是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技术沉淀成熟,才能有真正安全可靠的产品。
4月份小米汽车烧死3人,调查结果至今没有公布,缺乏对社会大众一个交代。原因很简单,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的战略产业,得到了政策政府的保护。尤其是小米汽车作为北京地方的知名企业,更是如此。但是其中事故真相是什么,我相信明白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。
发布于:上海市配资查询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